t80949

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,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,甚至可以说,是这近4

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,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,甚至可以说,是这近40年来,中国面对的最“危险”总统。   特朗普上任之初,他的“美国优先”口号就直冲着全球化体系来,贸易摩擦升级为一场全面贸易战。   2018年3月,特朗普根据“301调查”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,打响了第一枪。中国外交部当时回应称,中国“有决心、有能力捍卫自身利益”,并强调互利合作才是正道。   很多人可能觉得特朗普就是一拍脑袋、啥事儿都干得出来,但实际上,他的行动背后有一套逻辑:借贸易赤字为借口,要重塑中美经济格局,目标直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。   根据中国商务部官网的声明,这些措施对中国制造业和出口带来压力,但也加速了中国转向内需和创新驱动的转型。   反观过去40年,从里根时期的“星球大战”到小布什的反恐战,美国总统多是追求战略稳定,顶多施压人权问题。特朗普呢?他玩的是“不可预测”战术,政策像翻书一样快,今天宣布加税,明天又开谈判桌,这不确定性才真“危险”——贸易谈判反复停摆不说,还把全球供应链搅得一团糟。   历史事件中,1990年代克林顿虽推“人权挂钩”政策,但基本在稳定合作框架内;而特朗普直接撕毁既有规则,逼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加快自立根生,这步子跨得比谁都猛。   为什么说他被严重低估?主流舆论常把特朗普描绘成一个“推特乱舞”的莽夫,觉得他政策没章法。可事实是,这套“乱拳战术”对中国构成的综合压力前所未有。   贸易战期间,中美双边贸易额短暂下滑,但中国通过深化改革,如减税降费、优化营商环境,反而吸引外资流入,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。   这不就印证了“危中有机”的道理?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威力十足,却倒逼中国企业加速核心技术攻关。   相较1980年代里根用强硬施压中国开放市场,特朗普的“危险”在于系统性挑战中国发展模式,而不仅仅是个别领域。别忘了,他还推动对台军售、南海挑衅,这叠加效应让摩擦风险倍增。   中国始终坚守和平发展道路,外交部发言人强调“一个中国原则是红线”,这些原则立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,成功维护了核心利益。   近期俄乌冲突中,全球保护主义抬头,不就跟特朗普掀起的逆全球化潮流呼应吗?这提醒我们,大国博弈里,不确定性才是最大风险源——中国在应对时,以稳应对变,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   中国面对这一系列“危险”挑战,非但没倒,还更强了。为啥特朗普的“危险”反而助推中国?因为他的政策暴露了产业链过度依赖的弱点,促使中国加速“双循环”新格局构建。   特朗普之所以被低估,部分原因是他把中美矛盾从幕后推到台前,许多人低估了中国迎难而上的能力。主席倡导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理念,在应对中更凸显价值,通过多边平台如RCEP自贸协定,中国扩大了朋友圈。   反观拜登政府延续部分特朗普政策,但缺少了那份“突然性”,这对比印证了特朗普时代的独特性:他像个搅局者,把棋盘掀翻逼人应对。   但中国始终立足国情,政策利好连连——疫情后经济复苏中,中国制造2025、绿色转型稳步推进,这不正是以变应变的好戏吗?总的说,特朗普的“危险”不单是经济打击,更在挑战中国的发展自信;而中国以智慧作答,让这段经历成为国家复兴的垫脚石。 素材来源:2025-07-24 11:18·东南卫视《海峡新干线》栏目官方账号